摘要:中級經濟師考試通過獲證后無需額外評審,證書即代表具備中級職稱資格,這是 “以考代評” 制度明確規定的。但資格不等同于待遇,需經單位聘任才能享受,資格終身有效,聘任動態調整。
很多想要考中級經濟師的人,主要是想要通過考證來評職稱。不過,中級經濟師證書與職稱的關系,也常讓考生困惑:“考了證書是不是就等于有了職稱?還需要額外評審嗎?”
事實上,通過中級經濟師考試并取得證書后,無需再參加職稱評審,證書本身即代表具備中級經濟師職稱資格
在人社部發布《深化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指導意見》,明確規定,經濟專業人員初、中級職稱實行“以考代評”制度。這意味著,中級經濟師不再通過傳統的“申報材料—單位推薦—評委評審”流程獲取職稱,而是以考試成績作為核心評判標準。
考生通過《經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和實務》兩科考試,成績合格后由人社部統一頒發證書,該證書即為具備中級經濟師職稱的法定憑證,全國范圍內有效。
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稍微《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和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中也明確規定:獲得初級、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即可認定具備助理經濟師(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助理知識產權師)、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產權師)職稱。
需要注意的是,“取得中級經濟師證書即具備中級職稱資格”,但這并不等于自動享受職稱待遇。在實際職場中,職稱資格與崗位聘任是分離的。
證書是“資格證明”,證明你具備擔任中級經濟師崗位的專業能力。聘任則是單位行為,需結合崗位需求、人員編制等因素,由用人單位決定是否聘任你到相應崗位,并兌現薪資、福利等待遇。
例如,某事業單位員工通過中級經濟師考試后,單位會根據崗位空缺情況,為其辦理聘任手續,從聘任當月起按中級職稱標準發放工資;若單位暫無空缺崗位,證書仍有效,但需等待合適機會才能享受待遇。這種 “資格終身有效、聘任動態調整”的模式,在體制內單位尤為常見。
綜上,考了中級經濟師證書后,無需再參加中級職稱評審,證書本身就是職稱資格的法定證明。但要真正享受中級職稱的待遇,還需通過用人單位的聘任。對于考生而言,備考時應專注于通過考試;取得證書后,可向單位人事部門申請聘任,確保自身權益落地。
經濟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