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系統分析師考試真題下午案例分析部分,供大家參考學習。
以下為2012年系統分析師考試真題下午案例分析部分,供大家參考學習。
●閱讀以下關于軟件項目管理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1至問題4。
【說明】
某軟件企業為電信公司開發一套網上營業廳系統,以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項目組經過分析,列出了項目開發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持續時間和所依賴的前置任務,如表1-1所示。在此基礎上,可分別繪制出管理該系統開發過程的PERT圖和Gantt圖。
表1-1
【問題1】(6分)
請用300字以內的文字分別解釋說明PERT圖和Gantt圖的具體含義,并說明兩種方法所描述開發過程的差異。
【問題2】(9分)
根據表1-1所示活動及其各項活動之間的依賴關系,分別計算對應PERT圖中活動C~H的松弛時間(Slack Time)填入(a)~(f)中。
【問題3】(7分)
根據表1-1所示活動及其各項活動之間的依賴關系,計算對應PERT圖中的關鍵路徑及所需工期。
【問題4】(3分)
如果將關鍵路徑對應的工期作為期望工期;通過資源調配和任務調度,可以使得最優工期比期望工期少2周時間;根據項目組開發經驗,解決項目開發過程中所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最多需要8周時間,即最差工期比期望工期多8周時間。請計算項目最可能的開發工期。
●閱讀以下關于企業應用系統開發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1至問題3。
某大型咨詢服務公司欲對現有的核心咨詢業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以適應大量用戶的個性化咨詢服務要求,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公司主管將核心業務系統的升級改造工作交給了公司的系統分析師王工和李工。
一個月后,王工和李工分別向公司提交了自己的方案。王工主張以公司現有的、采用面向對象技術和Java語言實現的業務系統為基礎,針對新的業務需求對系統進行重構、改造與升級。李工則認為現有系統的業務邏輯過于復雜,對系統進行重構的成本太高,可以采用面向服務的思想,提煉可復用的業務功能形成服務,實現系統的靈活性。經過公司相關人員共同開會討論,最終采用了李工的改造方案。
【問題1】(10分)
請用500字以內的文字,從系統業務功能實現和功能集成兩個方面對王工和李工的方案進行分析和對比,并結合項目需求說明公司為何會選擇李工的方案。
【問題2】(9分)
采用服務思想設計系統時,需要考慮服務的耦合性。服務的耦合性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服務契約耦合(Service Contract Coupling)和服務消費者耦合(Service Consumer Coupling)。請對各種耦合關系進行分析,填寫(a)~(g),完成表2-1。
表2-1服務耦合關系分析
【問題3】(6分)
在對系統的業務服務進行初步分析后,李工首先提取了客戶注冊、業務受理和發票開具三個典型的業務服務。但進一步分析后,李工發現這三個服務需要使用數據庫中的客戶實體、業務實體和發票實體,而發票實體包含客戶實體和業務實體的信息,這樣會導致發票開具服務內部包含并重復實現客戶注冊和業務受理的處理過程,降低服務的復用性。請說明這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并針對這種情況,說明該如何對這三個服務進行重構,使它們具有更好的重用性。
●閱讀以下關于嵌入式軟件虛擬化方面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1至問題2。
計算機虛擬化是一種型的計算模式,能夠動態組織多種計算資源,隔離硬件體系結構和軟件系統之間的依賴關系,實現透明化、可伸縮的計算系統構架,提高計算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遺產軟件的重用。
某公司是一家長期從事嵌入式軟件研制的單位。隨著虛擬化技術發展,公司決策層決定在公司原有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基礎上,研制具備虛擬化能力的新一代嵌入式操作系統產品。公司將該項目的總體設計任務交給了王工,要求他充分調研用戶需求,盡快拿出項目的計劃書,并給出項目的技術實施途徑。一個月后,王工向公司決策層提交了項目計劃書和技術實施途徑報告,在公司討論會上引起技術爭議,其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虛擬化體系架構問題和虛擬化中的安全因素問題。
【問題1】(14分)
當前虛擬化的實現技術主要有全虛擬化和半虛擬化兩種,請用20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兩種虛擬化技術的主要差別,并用箭線指出圖3-1所示的虛擬化特性分屬哪種虛擬化技術。
【問題2】(11分)
具有虛擬化能力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目前僅支持單核處理器,而不支持多核,請用10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其主要原因。表3-1給出如果采用虛擬化技術支持多核時存在的四種共享資源和四種潛在安全隱患,請用箭線指出這些潛在安全隱患分別會發生在哪種共享資源的環境下。
表3-1四種共享資源和四種潛在的安全隱患
圖3-1虛擬化技術特性歸屬關系
●閱讀以下關于軟件可靠性的敘述,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1至問題3。
某企業欲研制某宇航控制系統。該系統對軟件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分配給軟件的可靠性指標為R≥0.99。根據軟件結構設計方案,該軟件由7個模塊X1,X2,…,X7組成,分別完成不同的控制功能。
為了保證該控制系統能夠滿足環境可靠性指標,李工認為應該首先采用故障樹方法分析,預測出可靠性指標。該企業主管采用了李工的建議,建立了該軟件的故障樹模型(如圖4-1所示),評估出了每個模塊的可靠性指標,同時在每個模塊的設計與實現過程中,采用了流程優化、結構優化、降低設計復雜度等方法來提高模塊的可靠性指標。
軟件開發完成后,項目組對該軟件進行了相應的可靠性測試,得到了各模塊的失效概率為:FX1=FX2=0.05,FX3=0.008,FX4=0.07,FX5=FX6=0.05,FX7=0.08,通過計算割集的失效概率來近似計算整個軟件的可靠性指標,計算結果表明該軟件的可靠性未達到分配的指標要求。
圖4-1某控制系統故障樹
【問題1】(8分)
請給出該故障樹的所有最小割集。
【問題2】(10分)
根據題中給出的、經過可靠性測試后得到的每個模塊的失效概率,計算每個割集失效概率,并近似計算出整個軟件的失效概率,說明該軟件的可靠性測試指標確未達要求。
【問題3】(7分)
請進一步分析導致該軟件可靠性測試未能滿足分配指標要求的原因,并給出后續的改進策略。
●閱讀以下關于Web應用系統開發的問題,在答題紙上回答問題1至問題3。
A公司承擔了某企業應用系統的開發任務,用戶要求系統最終應發布到Web上供企業員工及企業客戶使用。項目組在進行方案論證時,首先肯定了該系統需使用B/S結構,但在系統應采用的底層平臺上產生了分歧,一方認為應采用微軟.NET平臺,一方認為應采用Java企業版平臺。經過認真討論,結合兩種平臺的特點及項目的實際需求,項目組最終決定采用Java企業版平臺作為系統開發運行的基礎平臺。
【問題1】(9分)
請在以下平臺特點(1)~(9)中,選擇出.NET平臺與Java企業版平臺各自具備的優勢填入表5-1的(a)~(f)項中,選擇出兩個平臺共有的特點填入表5-1的(g)~(i)項中。
(1)良好跨平臺可移植性支持
(2)易于部署與配置
(3)多程序設計語言支持
(4)良好的Web多層應用開發支持
(5)豐富的多廠商外部支持
(6)良好的O/R(對象/關系)映射支持
(7)針對特定平臺的優化支持
(8)良好的源代碼以外的可定制性支持
(9)良好的Web服務支持
表5-1.NET平臺與Java平臺的優勢對比
【問題2】(8分)
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是Web應用系統開發中常用的一種軟件架構模式。請分別針對基于EJB的重量級框架和基于Struts等的輕量級框架,說明MVC模式中的各組件應采用何種構件實現。
項目組在進行需求調研時,發現用戶界面部分的變動可能會比較頻繁,因此需要降低系統界面與業務邏輯之間的耦合度。MVP(Model–View–Presenter)模式是由MVC模式派生出的一種設計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降低MVC模式中模型(Model)與視圖(View)的耦合度,請用300字以內文字,從組件耦合度、組件分工及對開發工程化支持等三方面說明MVP模式與MVC模式的主要區別。
【問題3】(8分)
因為系統中大量業務邏輯涉及企業的核心商業數據,為保證系統數據一致性,完善的事務(Transaction)控制是系統實現時必需考慮重要因素之一。請用200字以內文字說明事務的基本特征,并簡單描述EJB規范中提供的兩種事務控制的基本方法。
軟考科目怎么選?
微信掃碼下方二維碼找答案
▼ ▼ ▼
熱門: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備考 | 2025下半年軟考高級選科
推薦:系統規劃與管理師網絡課堂 | 2025下半年軟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課程:系統規劃與管理師報考指南 | PMP課程 | 25下半年系統集成備考經驗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