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5上半年系統分析師考試真題下午案例分析部分,供大家參考學習。
●閱讀以下關于系統結構的敘述,回答問題1、問題2、問題3和問題4。
A企業目前使用的是基于C/S結構的OA(辦公自動化)系統,某軟件開發公司為該企業設計了一個基于B/S結構的新OA系統。
1.系統目前的運行情況
(1)公司大約有500名雇員,每名雇員配備有一套PC機,每個部門有獨立子網;
(2)員工所用PC機的IP地址由其所在部門指派,由公司信息部負責IP地址的管理工作;
(3)目前的OA系統大約由16個子系統組成,包括公文管理子系統、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統、個人息管理子系統、郵件管理子系統、任務管理子系統、差旅審批子系統、采購子系統等;
(4)應用軟件存儲在服務器和客戶機上。數據庫的檢索和更新功能主要在服務器上,而數據的入和結果的顯示功能則主要在客戶機上。軟件的配置、維護和升級由信息部負責處理。
2.計劃實現的新系統
(1)新OA系統的體系結構如圖1-1所示,包括安裝了瀏覽器的客戶機(PC)、Web服務器、以及一個數據庫服務器;
圖1-1
(2)用CGI連接數據庫服務器和web服務器;
(3)用戶使用新的OA系統時,首先通過登錄窗口輸入一個職工號碼和口令;
(4)cookie是web服務器指示客戶瀏覽器存儲指定變量名和值的方法。在啟動多個CGI程序的情況下,應用cookie可以避免通過登錄窗口重復輸入職工號碼和口令。在新的OA系統中,職工號碼在其瀏覽器中被設置為一個cookie值。每啟動一個CGI程序,從瀏覽器傳送的職工號碼(一個cookie值)就和web服務器上存儲的職工號碼相比較。如果匹配,應用就繼續;若不匹配,就顯示登錄窗口,提示用戶輸入職工號碼和口令。
3.新OA系統的訪問控制
新OA系統中有以下兩種訪問控制:
(1)訪問控制1
各子系統的用戶只能通過安裝在本部門的客戶機處理其業務,例如任務管理子系統的用戶在處理業務時只能使用安裝在本部門的客戶機。
(2)訪問控制2
只允許授權職工通過為其配置的客戶機使用差旅審批子系統。
4.性能評估方法
(1)性能評估模型是一個M/M/1排隊模型,其中LAN、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按照圖1-2所示串聯連接。分別表示LAN、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的利用率。
(2)已經測得LAN、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的平均處理時間。基于這些測量值,用排隊論估算并發連接的客戶數量增加時的響應時間。
(3)根據測得的處理時間,LAN、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對單個客戶請求的平均處理時間為30ms、40ms和10ms。
(4)根據以往的經驗可知,每秒平均有20個事務,且事務到達間隔服從負指數分布。
(5)每個隊列的平均系統時間(平均等待時間與平均處理時間之和,單位:秒)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問題1](5分)
從原系統遷移新系統后,公司信息部的哪項工作極大地減少了?請用50字以內文字說明。
[問題2](6分)
要實現訪問控制1和訪問控制2,還需從客戶端獲取什么信息?請分別用50字以內文字說明。
[問題3](8分)
試計算以下參數(經四舍五入在小數點后保留1位)。
LAN的利用率=_____(a)_______
Web服務器的利用率=____(b)________
數據庫服務器的利用率=____(c)______
新OA系統的平均響應時間R為____(d)_____ms
[問題4](6分)
請用200字以內文字說明使用CGI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并給出兩種替代CGI的技術。
●閱讀以下關于數據中心的敘述,回答問題1、問題2和問題3
某大型企業在全國各城市共有40個左右的分支機構,這些機構已經建設了基于大型關系數據庫的信息管理系統,每天負責獨立地處理本區域內的業務并實時存儲業務數據。
每個機構的數據庫服務器從PC Server(最小512M內存)到RISC小型機(最大4GB內存)配置不一,操作系統也不一樣,數據庫產品類型也不統一。
每個機構平均每天產生約4MB的數據,數據表中包括TEXT字段;每季度一次性產生約100MB的統計和報表數據。
為了加強管理,實現對下屬機構業務數據的異地存儲備份,保證數據的安全及恢復,同時對全國業務數據進行挖掘分析,該企業擬在總部建設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通過公共廣域網與各個分支機構組成VPN,每個分支機構到數據中心的邏輯信道帶寬最為128Kbps。
[問題1](9分)
(1)為了保證數據上傳的順序、穩定、安全、并發,并解決數據庫的異構問題,系統應采用下列哪種技術(請在下列A.B.C.D四個選項中選擇)?
A.交易中間件技術B.web中間件C.web service D.插裝技術
(2)為保證分支機構可靠、高效地向數據中心匯總業務數據,避免單點故障,除了考慮廣域網線路采用備份外,在數據中心還應采用什么技術?用100字以內文字說明。
[問題2](6分)
假設各個分支機構的歷史數據已經通過某種方式順利地存儲到了數據中心。對于增量數據的匯總更新,總部的王副總工提議采用數據庫復制技術和數據庫的觸發器技術獲取數據更新日志的方式來完成,但張總認為這樣做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不能解決全部問題。請用300字以內文字說明張總的理由。
[問題3](10分)
最后,為解決數據中心數據更新與同步問題,張總安排總部的系統分析師李工來設計方案,并指出可以對王副總工的意見加以完善,如果需要也可以修改各地的業務系統。李工提出的方案具有較好的可執行性,并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請用400字以內文字敘述系統分析師李工的方案要點。
●閱讀以下關于軟件架構的敘述,回答問題1、問題2和問題3。
軟件架構是指大型、復雜軟件的系統結構的設計、規格說明和實施。它以規范的形式裝配若干結構元素,從而描述出系統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同時表述其它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擴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等)。軟件架構為軟件系統提供了一個結構、行為和屬性的高級抽象模式,可以使用一個公式來表達;軟件架構={構成系統的元素,指導元素集成的形式,關系和約束}。
“4+1”視圖模型用五個視圖組成的模型來描述軟件架構。該模型包含五個主要的視圖:
邏輯視圖(Logical View),描述了設計的對象模型,支持系統的功能需求。
進程視圖(Process View),描述了設計的并發和同步特征,支持系統的運行特性。
物理視圖(Physical view),描述了軟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支持系統的拓撲、安裝和通信需求。
開發視圖(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開發環境中軟件的靜態組織結構,支持軟件開發的內部需求。
場景(Scenario),用來說明重要的系統活動,是其它四個視圖在用例(Use Case)驅動下的綜合。
[問題1](7分)
軟件架構在軟件需求與設計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也是風險承擔者進行交流的手段,允許不同的風險承擔者找出他們所關心的軟件架構問題。假設采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各個視圖涉及的組件(元素)包括:任務、類、模塊、節點、步驟等,風險承擔者包括最終用戶、系統設計師、程序員、經理、項目管理師等。請在下表中的(1)到(7)處填入恰當的內容(空白處不用填)。
[問題2](10分)
對于大型項目,通常采用迭代的方法來進行架構設計。架構先被原型化、測試、評估分析,然后在一系列的迭代過程中被細化。這種方法能夠使需求細化、成熟化,并能夠被更好地理解。請用400字以內文字,簡述軟件架構基于場景驅動的迭代式設計過程。
[問題3](8分)
開發視圖是實現軟件詳細設計和編碼的重要藍圖。請用300字以內文字,說明開發視圖需要滿足軟件內部的哪些需求以及開發視圖直接影響到項目管理的哪些方面。
●閱讀以下關于原型法的敘述,回答問題1、問題2和問題3。
某軟件公司多年來開發的項目大都采用結構化方法。但系統開發的實踐表明,盡管在許多情況下使用了嚴格定義或預先說明的方法,但當系統建成以后,用戶仍然覺得建立的系統是不完全正確或不完備的,因此需要進行反復地修補。
針對上述情況,公司的李總工程師提出,應該引入原型法,以快速地確定用戶需求,提高開發過程中的生產率和最終系統的質量。
[問題1](12分)
請用400字以內文字,分別論述原型法與嚴格定義法適用的場合。
[問題2](5分)
原型生命周期提供了一種用原型法完成需求定義的完整方法。但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如規模較小,完整性要求較弱的應用,可以采取靈活的做法以適應實際目標。請用300字以內文字,說明改變原型生命周期約束的方法。
[問題3](8分)
引入原型法后,需要對項目管理的過程加以適當修正。請用300字以內文字,說明引入原型法后,項目管理的基本內容。
●閱讀以下關于業務持續和災難恢復的敘述,回答問題、問題2和問題3。
隨著信息系統的深入應用,它在政府或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此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一旦由于故障、甚至災難導致信息系統局部或全部癱瘓,就會對相關的政府或企業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需要業務持續和災難恢復規劃。
業務持續和災難恢復規劃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或相關的規劃,當正常的信息處理業務突然中斷時,用來減輕甚至避免其所帶來的影響。它們用來保證維持組織運作的關鍵系統的可用性。
某大型網上書店通過Internet為用戶提供網上圖書查詢及訂購等多種服務。由于每天的業務量非常多,因此對業務有持續性要求,并且需要具備災難恢復功能。在對原有系統的改進方案中提供:
(1)對于一些關鍵應用系統,采用雙機冗余熱備的方式進行保護。
(2)由于資金問題,公司并不打算建設自己專有的用于備份數據的備份中心(假設這里的備份中心僅用于備份數據),而是決定租用其它公司提供的商業備份中心,每隔一段時間,把公司的業務數據備份到備份中心。
[問題1](8分)
請用150字以內文字,說明雙機冗余熱備方式主要解決的是系統運行中的哪些問題?在選擇雙機冗余熱備產品時通常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問題2](8分)
請用300字以內文字,從技術方面說明備份中心的作用,以及在租用商業備份中心時的注意事項。
[問題3](9分)
請用300字以內文字,分析公司向備份中心備份數據的時間間隔的選取、公司日常業務系統的運行性能以及在災難發生時數據損失情況三者之間的關系。
軟考科目怎么選?
微信掃碼下方二維碼找答案
▼ ▼ ▼
熱門: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備考 | 2025下半年軟考高級選科
推薦:系統規劃與管理師網絡課堂 | 2025下半年軟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課程:系統規劃與管理師報考指南 | PMP課程 | 25下半年系統集成備考經驗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