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賽網軟考頻道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系統分析師考試上午綜合知識真題第三部分,供大家參考。
21、內聚表示模塊內部各部件之間的聯系程度,( )是系統內聚度從高到低的排序。
A、通信內聚、瞬時內聚、過程內聚、邏輯內聚
B、功能內聚、瞬時內聚、順序內聚、邏輯內聚
C、功能內聚、順序內聚、瞬時內聚、邏輯內聚
D、功能內聚、瞬時內聚、過程內聚、邏輯內聚
22、隨著對象持久化技術的發展,產生了眾多持久化框架,其中,( )基于EJB技術。( )是ORM的解決方案。
A、iBatis
B、CMP
C、JDO
D、SQL
A、SQL
B、CMP
C、JDO
D、iBatis
23、( )的開發過程一般是先把系統功能視作一個大的模塊,再根據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要求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模塊分解或組合。( )使用了建模的思想,討論如何建立一個實際的應用模型,包括對象模型、動態模型和功能模型,其功能模型主要用( )實現。
A、面向對象方法
B、OMT方法
C、結構化方法
D、Booch方法
A、面向對象方法
B、OMT方法
C、結構化方法
D、Booch方法
A、狀態圖
B、DFD
C、類圖
D、流程圖
24、下列開發方法中,( )不屬于敏捷開發方法。
A、極限編程
B、螺旋模型
C、自適應軟件開發
D、水晶方法
25、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提供了一個軟件能力成熟度的框架,它將軟件過程改進的步驟組織成5個成熟度等級。其中,軟件過程已建立了基本的項目管理過程,可用于對成本、進度和功能特性進行跟蹤,說明軟件已達到( )成熟度等級。
A、已定義級
B、優化級
C、已管理級
D、可重復級
26、描述企業應用中的實體及其聯系,屬于數據庫設計的( )階段。
A、需求分析
B、概念設計
C、邏輯設計
D、物理設計
27、某企業信息系統采用分布式數據庫系統,該系統中“每節點對本地數據都能獨立管理”和“當某一場地故障時,系統可以使用其它場地上的副本而不至于使整個系統癱瘓”分別稱為分布式數據庫的( )。
A、共享性和分布性
B、自治性和分布性
C、自治性和可用性
D、分布性和可用性
28、給定關系模式R<U,F>,其中:屬性集U = {A,B,C,D,E},函數依賴集F={AC→B,B→DE}。關系R( ),且分別有( )。
A、只有1個候選關鍵字AC
B、只有1個候選關鍵字AB
C、有2個候選關鍵字AC和BC
D、有2個候選關鍵字AC和AB
A、1個非主屬性和4個主屬性
B、2個非主屬性和3個主屬性
C、3個非主屬性和2個主屬性
D、4個非主屬性和1個主屬性
29、若要將部門表Demp中name列的修改權限賦予用戶Ming,并允許Ming將該限授予他人,實現的SQL語句如下:
GRANT( )ON TABLE Demp TO Ming( )
A、SELECT(name)
B、UPDATE(name)
C、INSERT(name)
D、ALL PRIVILEGES(name)
A、FOR ALL
B、CASCADE
C、WITH GRANT OPTION
D、WITH CHECK OPTION
30、前趨圖是一個有向無環圖,記為→={(Pi,Pj)pi完成時間先于Pj開始時間}。假設系統中進P={Pl,P2,P3,P4,P5,P6,P7,P8},且進程的前趨圖如下:
那么,該前趨圖可記為( ),圖中( )
A、→={(P1,P2),(P1,P3),(P1,P4),(P2,P5),(P3,P2),(P3.P4).(P3,P6).(P4,P7),(P5,P8)
B、→={(P1,P2),(P1,P4),(P2,P3),(P2,P5),(P3,P4),(P3,P6),(P4,P7),(P5,P6),(P6,P8),(P7,P6)}
C、→={(P1,P2),(P1,P4),(P2,P5),(P3,P2),(P3,P4),(P3,P6),(P4,P6),(P4,p7),(p6,p8),(p7,P8)}
D、→={(P1,P2),(P1,P3),(P2,P4),(P2,P5),(P3,P2),(P3 ,P4),(P3,P5),(P4,P7),(P6,P8),(P7,P8)}
A、存在著10個前趨關系,P1為初始結點,P2P4為終止結點
B、存在著2個前趨關系,P6為初始結點,P2P4為終止結點
C、存在著9個前趨關系,P6為初始結點,P8為終止結點
D、存在著10個前趨關系,P1,為初始結點,P8為終止結點
相關推薦:2019年系統分析師上午真題及答案
在線題庫:系統分析師歷年真題自測估分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