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軟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怎么備考?軟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怎么學?本文帶來軟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通關學員的備考經驗分享:在職備考,如何平衡工作與學習并一次通關?,希望各位備考考生能從他人分享當中吸取經驗,成為自己的通關助力。
軟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怎么備考?軟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怎么學?以下為通過軟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的希賽學員帶來的備考經驗分享,在備考軟考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的朋友們,不妨來看看通過學員的備考經驗吧!
在職備考,如何平衡工作與學習并一次通關?
一、個人考試經歷
2019年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211本校-電子與通信工程)
2021年通過本省事業編考試(人才引進)
2022年通過本省公務員招錄考試(市直機關)
2023年通過通信中級工程師考試(終端與業務)
2024年參與軟考高項考試(45-41-29)
2025年通過軟考高項考試(49-49-50)
二、干貨分享
1、調整學習心態、高標準嚴格約束自身
學習是一段漫長的旅行,既然選擇了這個考試,就得死磕到底。
夯實基礎(做題是夯實基礎的關鍵)
不要選擇性學習(不推薦快進、跳過),掌握精講視頻全部知識點,沒有基礎建議精講視頻看3遍。
用好工具
好好去看老師的修改記錄和意見,用好批改工具,關注希賽小程序,不會的題可以留言評論,用好群資源。
端正態度
要重視不會的題,大量的刷原題真題(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去思考和練習),培養良好的做題習慣,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每天至少學習1.5小時。
既要期盼成功,更得承受失敗。
2、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既要記憶知識也要理解原理
在職學習知識點技巧:
1.記筆記要言簡意賅,便于記憶,便于隨時學習;
2.記憶和掌握知識點要聯動掌握,學會一個點,帶動一條線;
3.休息時間也要拿出筆記本學一學,哪怕看一眼,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4.學完就記,記完繼續學,滾動更新;
5.把自己當成老師,想一想如果讓自己去講這個知識域(績效域),你該怎么講;
6.筆記要重點突出,高頻考點、自己不會的考點、難點要加粗和重點標注。
勤動腦、勤動手、重理解。
3、論文結合案例、按照自己的特長進行選取
論文備考:
1.論文備考要花大力氣(本人為2025.1—2025.2十大知識域全部達到45,2025.2—2025.4深度打磨,這段時間老師修改快);
2.同一知識域和績效域的歷年的論文考題要放到一起去比對、去理解;
3.論文要結合案例分析,知識點補充可以借助綜合知識,不要把三個科目互相割裂研究;
4.多提交、多修改、多潤色,要有自己的亮點和特色,要有自己的理解,要有深度、要深刻
5.論文的案例選取一個就夠用,但要對案例有充足的理解和貼身的感受,對自身的案例細節要做到完全掌握;
6.論文研究內容要新、要前沿、要真實、要詳實。
個人論文(節選):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LDPC碼被應用到5G技術中,并作為數據信道的編碼標準應用到工程實踐。QC-LDPC碼(準循環LDPC碼)因為具有可擴展性強、編碼制式優越、可選擇的碼組長度靈活,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為Jacobsthal數列組合背景意義深刻,在實際應用中實踐廣泛。通過開發一款基于Jacobsthal數列的QC-LDPC碼的構造軟件系統,以此構造出一種能快速編碼、碼率長度選取靈活、編譯碼性能優異的編碼算法,以提升實際工程應用中數據信道編碼性能,降低誤碼率。
該項目的實施單位為我研究院,立項時間為2020年3月,項目資金為280萬元(其中成本基準為250萬元,管理儲備為30萬元),開發軟件為MATLAB R2020a及其Simulink模塊和數據庫,開發語言為MATLAB、C和Python語言,其中算法部分包括QC-LDPC碼基矩陣的自動化構造、基矩陣的擴展、碼長和碼組的選擇、信噪比的仿真測量和性能構體及比對等,研發周期為1年。我單位任命我為該項目的項目經理,負責該項目的全面實施,辦公地點為研究院項目辦公室,主要設備為專業圖形工作站筆記本,工作辦公室占地70平米,項目內部涵蓋算法(數學)組、軟件組、測試組和辦公室(辦公室內涵蓋其他協調人員)。相關學術成果以高水平論文形式發表在某北大中文核心、CSCD期刊中,共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本人均任第一作者。
需求管理是收集干系人對項目的期望和實際需要,確定在滿足干系人需求上要做哪些工作;范圍管理是確認哪些項目工作該做,哪些工作不該做,既不多做也不少做,契合100%原則。下面,我本人從項目范圍管理的6個過程,依次闡述本人對范圍管理的認識:
紙上的墨跡是堅持的刻度,筆尖的移動是成長的軌跡。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