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賽網護士資格證考試頻道兒科護理學欄目為考生提供兒科護理學知識輔導:手口足病的中醫治療與護理,希望幫助護士資格證《兒科護理學》考試學員通過考試。
手口足病的中醫治療與護理
手足口病的寶寶癥狀常表現為:發熱較低,有呼吸道癥狀,在手指、足部、膝部和臀部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疹子的頂端大多有小水皰,口腔也會有潰瘍。依目前的藥物療效來看,中藥方的效果最好。常以內服藥和外用藥相結合。無并發癥的患兒一般一周左右可治愈。
治療本病宜根據疾病的發展狀況,辨證用藥。中醫又稱為“分段治療”。本病依照癥狀的發展可分為初期治療、中期治療、后期治療。
一、手口足病初期治療
小兒常見癥狀為發熱、微惡風、咳嗽、鼻塞流涕,甚至納差、惡心、嘔吐、泄瀉等,舌苔薄白,宜清涼解表,疏散風熱,
中藥方(銀翹散加減治療)
方劑
連翹9g、金銀花9g、桔梗9g、薄荷9g、竹葉4g、荊芥穗9g、淡豆豉6g、牛蒡子9g、生甘草6g.
制用法水煎服。在銀翹散的基礎上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靈活地進行加減治療。
(1)為使皰疹早透而出,可加升麻6g、葛根10g.
(2)若肌膚瘙癢甚者,可加蟬蛻3g、浮萍6g解肌透表。
(3)發熱高者,可加野菊花10g清熱解毒。
二、手口足病中期治療
小兒常表現為發疹,主要癥狀為口痛拒食,手足皮膚、口咽部出現大量皰疹,局部瘙癢,
伴有發熱、煩躁不安、夜寐不寧、尿黃赤,大便干結或便溏,舌紅、苔多黃膩。治療以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或兼以透疹外出。
中藥方
方劑
金銀花10g、連翹5g、梔子8g、防風8g、蟬蛻6g、紫草8g、桔梗8g、滑石10g、車前子6g.
制用法水煎服。發熱咽痛者可加適量柴胡、玄參;口唇干燥加適量蘆根。
更多資訊獲取可關注希賽網護士資格證考試頻道,問題咨詢可撥打電話400-111-9811。
執業護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