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發性肝癌,指的是起源于肝細胞或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是我國極為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之一,尤其在東南沿海地區更為流行。此病好發于40至49歲的年齡段,且男性患者的比例顯著高于女性。
一、病因探究
盡管原發性肝癌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現有的研究與臨床觀察發現,它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黃曲霉素污染、亞硝胺類致癌物的攝入,以及特定的水土因素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肝癌患者有著從急性病毒性肝炎到慢性肝炎,再到肝硬化,最終演變為肝癌的病史。
二、分類與特征
從大體形態上看,原發性肝癌可分為結節型、巨塊型和彌漫型三類,其中結節型最為常見,且多伴有肝硬化。按組織學類型劃分,則可分為肝細胞型、膽管細胞型和混合型,而在我國,肝細胞型肝癌占據主導地位。
三、臨床表現
- 癥狀:肝區疼痛是原發性肝癌最常見且最主要的癥狀,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的鈍痛、脹痛,超過半數的患者以此作為首發癥狀。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消化道癥狀和全身癥狀。
- 體征:中晚期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肝大、黃疸和腹水。
- 其他表現: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癌旁綜合征的癥狀,如發生轉移,則會在相應部位出現臨床癥狀。
四、輔助檢查
- 甲胎蛋白(AFP)測定:這是肝癌診斷中最常用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但需注意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并非百分之百。
- B超檢查:作為肝癌定位檢查的首選方法,B超具有無創、便捷的優勢。
-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在B超引導下進行細針穿刺活檢,對于確診肝癌具有重要意義。但需注意,肝血管瘤患者禁止采用此方法。
五、治療原則
- 手術治療:肝切除術是治療肝癌最為有效的方法,適用于符合條件的患者。
- 非手術治療:包括肝動脈插管化療、肝動脈結扎、冷凍、激光、微波、射頻等多種方法,適用于無法手術或手術后復發的患者。
- 其他治療:放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基因治療等新型治療方法也在不斷探索和應用中,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如需更多免費備考資料、免費核心母題、免費視頻課程等,請在應用市場搜索【希賽醫衛題庫】下載APP,或直接掃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載先體驗,包含考前密押卷、經典母題、備考寶典、課程超市、每日一練、每周一測、考點練習、順序練習、智能出題、題型專練等功能~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全科課程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全科進階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無憂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300元/全科 |
2026年執業護士資格題庫會員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關推薦:
執業護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