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離職后基金從業證書應依規處理,切勿因掛靠的短期利益而冒險。合法合規操作既能保障自身權益,也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切莫因小失大。
基金從業資格證在注冊后若離職,資格仍有效,但需及時進行離職備案并關注后續要求。離職后要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從業人員管理平臺”提交離職備案,可由原單位操作或自行申請,確保資格信息更新。備案后,已完成的學習學時不會被清零,資格在4年內仍有效,即便暫時未就業也不受影響。
若入職新機構,需通過一定流程激活資格。首先,原單位要完成離職操作,在系統中解除與離職人員的勞動關系。接著,新機構需在協會平臺提交“從業人員變更申請”,并附上勞動合同、資格證明等材料。協會審核通過后,資格信息將關聯至新單位,無需重新考試。
此外,離職后需在4年內完成規定學時,如兩年內完成30學時,學時內容包括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專業技能等,可通過協會官網或授權平臺學習。若暫時無業,無需參加后續培訓,但重新就業后需在剩余有效期內補足學時。
掛靠雖看似能帶來一定利益,但實則風險巨大。從法律層面看,掛靠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屬于“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基金備案及其他信息報送中提供虛假材料和信息”行為。一旦被監管機構發現,機構可能面臨公開譴責、暫停備案,甚至撤銷管理人登記的行政處罰;個人可能被取消從業資格、加入黑名單,若掛靠機構從事非法集資、利益輸送等違法活動,掛靠者還可能因“共犯”被追究刑事責任,并可能因公司違規行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從行業角度看,掛靠違背了基金從業資格制度的初衷,使得這一制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正規、合法經營的基金機構可能因為其他機構的掛靠行為而面臨不公平競爭,那些依靠掛靠來滿足人員要求的機構,可能在實際運營中缺乏真正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員,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了不正當的優勢。
從投資者角度看,掛靠導致行業內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投資者可能因為基金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不足而遭受損失。而且,目前掛靠需要查社保,這就要求把社保關系轉入掛靠公司,可能影響自己工作的社保繳納,若忘記轉出還會導致社保中斷。
相關推薦:
教材精講視頻課程、經典母題、歷年真題、模擬試卷、電子資料等,可掃碼沉浸式學習~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精講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經典母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題庫會員![]()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押題救命班(考前500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從業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