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基金行業新規為指數基金構建“政策支持-成本優化-產品創新-長期考核”的完整發展框架。在居民財富向權益類資產轉移、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指數基金憑借其透明、低成本、分散風險等特性,正成為服務實體經濟、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的核心工具。
2025年,中國基金行業迎來一系列新規,其中多項政策為指數基金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從監管框架優化到產品創新,從費率改革到考核機制調整,指數基金正從“工具型產品”升級為服務實體經濟與居民財富管理的核心載體。
一、政策驅動
2025年5月證監會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將指數基金列為重點發展領域。新規明確要求“大力發展場內外指數基金”,并提出研究創設場外寬基指數基金試點產品,推動低費率成為市場主流。這一政策導向直接回應了市場對低成本、透明化投資工具的需求。截至2025年4月,國內純指數基金規模已突破3.74萬億元,疊加新規對權益類基金的扶持,指數基金有望成為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核心引擎。
二、費率改革
指數基金的費率優勢在新規下持續擴大。2025年3月起,存量指數基金的指數使用費全部由基金公司承擔,不再從基金資產中扣除。以規模百億的ETF為例,0.03%的費率調整每年可為投資者節省300萬元成本。疊加管理費、托管費的調降,頭部寬基ETF的綜合費率已壓降至0.15%(管理費)+0.05%(托管費),顯著低于主動管理基金1.5%的平均水平。低費率不僅提升了投資者實際收益,更倒逼行業提升運營效率,形成“降費-規模增長-成本分攤”的良性循環。
三、產品創新
新規鼓勵指數基金產品創新,推動其從單一寬基指數向主題化、工具化方向延伸。2025年,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生命產業等“新質生產力”相關指數基金表現亮眼,中概互聯50指數基金以29.52%的漲幅領跑市場。政策層面,監管層研究創設參與互換便利操作的場外寬基指數基金,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管理工具;同時優化權益類基金注冊安排,ETF注冊周期縮短至5個工作日,加速產品迭代。這些創新使指數基金既能作為資產配置的“壓艙石”,又能捕捉結構性行情,滿足投資者從長期增值到短期波段操作的多元化需求。
四、考核機制
新規通過考核機制改革強化指數基金的長期配置價值。要求基金公司建立以投資收益為核心的考核體系,降低規模排名權重,并對基金經理實施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這一調整使指數基金的管理目標與投資者利益高度一致,避免了主動基金因短期排名壓力導致的風格漂移。例如,滬深300指數基金因嚴格跟蹤基準,在2025年一季度吸引大量資金流入,成為主動權益類基金低配板塊(如銀行、非銀金融)的補倉首選。
五、市場影響
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指數基金正從“邊緣工具”轉向“主流配置”。截至2025年5月,年內已有118只基金變更業績比較基準,寬基指數占比提升至70%,其中滬深300相關基金數量達2842只。天風證券研報指出,主動管理基金與滬深300的配置缺口將驅動資金持續流入指數基金,預計其規模占比將在三年內突破40%。與此同時,私募證券基金領域也通過《運作指引》規范組合投資,推動指數增強策略的合規發展,進一步擴大指數化投資的生態圈。
相關推薦:
教材精講視頻課程、經典母題、歷年真題、模擬試卷、電子資料等,可掃碼沉浸式學習~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精講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經典母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題庫會員![]()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押題救命班(考前500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從業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