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級經濟師需考《經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和實務》兩科,兩年內通過方可拿證。前者為公共科目,內容廣、重基礎;后者有10個專業可選,側重實際應用。考試難度中等偏上,題型友好,但知識點瑣碎、專業難度分化,在職考生備考時間緊張,合理規劃仍可通過。
中級經濟師考試包含兩個科目,分別為公共科目《經濟基礎知識》以及專業科目《專業知識和實務》。考生需要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兩個科目的考試,才能拿到經濟師證書。
中級經濟師的這兩個考試科目,《經濟基礎知識》是公共科目,不管選怎么專業都得考。這一科目的考試內容涵蓋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六大板塊,共37章。從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到微觀市場運行規律,從財稅制度的精妙設計,到法律條文在經濟活動中的應用,均有涉及。
考試題型為70道單選題,每題1分;35道多選題,每題2分,滿分140分,合格標準為84分。其考查方式注重對基礎概念的理解與綜合運用,要求考生構建起系統的知識框架。
《專業知識和實務》為專業科目,考生可以從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經濟、建筑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等10個專業中任選其一。可依據自身的專業背景、工作經驗及職業規劃進行抉擇。
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重點考查招聘、績效、薪酬體系設計等內容;金融專業則聚焦貨幣政策、金融市場、風險管理等知識,適合在企事業單位從事人事工作的人考。
該科目題型包括60道單選題,每題1分;20道多選題,每題2分;20道案例分析題,每題2分,滿分同樣為140分,合格線84分。相比《經濟基礎知識》,它更側重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場景中的應用,對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
中級經濟師考試難度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群體對其難度感受存在較大差異。
對考生比較有好的方面,主要有:
從題型設置來看,兩個科目均為客觀題,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及案例分析題(案例分析題實質也是選擇題形式)。這種題型設計避免了主觀題書寫的繁瑣,無需考生死記硬背復雜的公式推導過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試門檻。
分數線固定且成績兩年有效,考試滿分140分,合格分數線穩定在84分。并且,成績實行兩年滾動管理,若考生今年通過了一科,明年只需集中精力攻克另一科即可,緩解了考生一次性通過兩科的壓力。
對考生比較有挑戰的地方有:
《經濟基礎知識》知識點繁多且瑣碎,如財政補貼、貨幣政策等概念,若理解不透徹,極易在答題時出錯。同時,該科目計算題與應用題頗具難度,像彈性系數、財務比率等計算,題干中常設有陷阱;案例分析題更要求考生精準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無法靠蒙題得分。
《專業知識和實務》因專業不同,難度分化明顯。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內容貼近實際工作,難度相對較低,適合零基礎或有相關工作經驗的考生;而財政稅收、金融等專業,涉及大量計算(如土地增值稅清算、CAPM 模型計算)和復雜的政策分析,對考生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 。
另外,大部分的考生為在職備考,日常工作繁忙,家庭事務纏身,每天能抽出1小時學習已屬不易。許多人直到考前1個月才匆忙開始刷題,結果連教材都未能完整復習一遍,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考試的難度。
綜上所述,中級經濟師考試雖有一定難度,但絕非不可戰勝。通過合理規劃備考時間,依據科目特點制定針對性學習策略,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考生完全有機會順利通過考試。
經濟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