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 學校設有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新能源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與水電工程學院、數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能源互聯網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學院,67個本科專業。擁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熱能工程”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電氣工程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學科分別位列A檔和A-檔;“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生態學”“材料科學”“化學”和“社會科學”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 、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簡稱中國社科大,位于北京市,是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準,由教育部審批創辦的培養人文社會科學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公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1978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創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據2020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良鄉校區和望京校區,本部占地面積49.4萬平方米、館藏和共享圖書554萬余冊;共有科研專業人員3000余人;設有14個二級學院,開辦16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6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
我校MBA教育致力于培養復合型、實踐型、創新型和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層次管理人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MBA立足于"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在全面加強企業家與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與物流管理、財務管理、金融與投資等專業方向MBA人才培養的同時,也致力于管理學科與學校地學優勢學科的交叉與滲透,培養珠寶商務、資源型企業管理、礦業投資融資等特色型MBA人才,特別注重培養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優秀管理者以及正在成長中的民營企業的高、中層優秀管理者。1.企業戰略與運營管理MBA項目該項目以培養企業戰略層領導者、人力資源經理、運營經理、財務經理、信息經理、投資經理為目標,學員可根據自身優勢和自身定位選擇其中的1-2個方向,通過學校配備的課程、師資、俱樂部、活動及其他各種資源實現培養目標。我校同著名獵頭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系商務部直屬事業單位,是集經貿研究、信息咨詢、新聞出版、教育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社會科學研究咨詢機構。 研究院的前身是1948年8月創建于香港的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遷移廣州,1951年底遷至北京;1997年和2002年,經過兩次機構整合形成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據2018年4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占地2萬多平方米,館藏圖書10萬余冊;設有17個研究所,擁有各類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10多人,設有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類別3個 2020年5月13日,作為第一批倡議方,與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部門發起“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倡議。
石家莊鐵道大學(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簡稱"鐵大"、“石鐵大”,坐落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鐵路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中國鐵道學會單位會員,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掛靠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0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學院,系當時全軍重點院校;197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4年,轉屬鐵道部,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學院;2000年,劃轉河北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為河北省重點骨干大學;2010年3月,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大學。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有本校
陜西科技大學(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簡稱陜科大,是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建設高校,是陜西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和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入選“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和陜西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所輕工業高等院校,1958年創建于北京,時名北京輕工業學院;1970年遷至陜西咸陽并更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
項目特色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依托七所重點大學優質教育資源,發揮各教學點管理學科培養特長,發揮各教學點師資力量所長,多學校資源共享,多學科優勢互補,搭建學習提升平臺,學員在一校入學,有更多機會分享其他高校優質資源。 名師匯集,教學相長 在師資選拔上堅持“內外結合、優中選精”原則,選任校內知識層次高、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授課。同時從國內外名牌大學、企業和政府部門中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教授或高管作為兼職教授,憑借多年積累為學員授以術業所長。 統一標準,兼容并包 為確保培養目標和質量,兼顧各院校自身培養特色,發揮專長,給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學員提供多種選擇。陜西MBA堅持“統一要求,分散培養”的戰略設計,在多年辦學實踐中逐步摸索出具有鮮明特色的“六個統一”“兩個發揮”“四個把關””的“6+2+4”培養模式。 注重實踐,務實培養 堅持理論講授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開設企業考察、
閩江學院(Minjiang University,MJU),簡稱“閩院”,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高等院校,入選雙萬計劃、“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福建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福建第一批省級平安校園。 閩江學院是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是原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創辦于1958年)和原閩江職業大學(創辦于1984年),2010年,福建音樂學院并入閩江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簡稱“信息科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管、理、經、文、法6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111計劃”、首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北京市屬高等學校數字校園示范校,是“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首批成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由原機械部所屬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原電子部所屬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在2008年合并組建,辦學歷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2011年9月,學校獲批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